給尚未20, 即將20, 超越20的你,5個改變我人生的習慣
念起即行動
-Question and Actions
Hi,我是程洋。
Read
Investment
Meditation
Definition
Non-Animal consumption
有些時候,就是不自覺的覺得,「歐呦!最近好像過得不錯餒!」覺得生活過得好快樂好喜歡,也有些時候就感覺,「X,最近也太衰了吧!」,好像什麼事情都不如我意,但是其實有時候這些感覺不是一蹴而成的,這些感覺是由我們日常中所有的小習慣堆疊而成的,第一天好像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僅管這個習慣再小,做了一個月,就是能為你帶來改變,不論好與壞。
『改變始於覺察,始於向自我提問的當下。』
2020,我20歲了,這年也是我人生的轉淚點,在這篇文章當中,我想跟大家分享幾件在我20歲時,幫助了我、影響了我一生的習慣,這些行為,我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我也是,但直到我向我自己提出質疑時,我才開始了行動,讓我開始越來越喜歡當下的自己,希望你們也能從中找到對你們的幫助。讓我們馬上開始吧!
閱讀
沒錯,第一個就這麼cliché,這是一個需要慢慢累積以及在你嘗試之前,你不會相信的習慣之一😅就像20歲前的我。
「閱讀」真的是改變我最深的習慣,但具體來說閱讀是怎麼幫助到我的呢?
書傳遞的是「訊息」,人接收這些訊息,這些訊息刺激了我們的人生,讓我得以反思以及享受無數次的“A-HA”(頓悟 😲)時光, 如果你正在追求或者探索更有趣的人生,這項習慣絕對值得你 GIVE IT A TRY。
我的行動/Actions:
我個人的習慣是,在我有興趣的領域中,至少準備一本你自己的維基百科、葵花寶典(隨便你要叫他什麼),遇到困境時,翻翻,遇到迷惑時,也去翻翻,總是能夠從中找到一陣曙光。
在這裡推薦幾本,我自已2020的必讀清單:
茫茫迷霧中的心靈燈塔類
鹿智者的心靈法則
成功哪有這麼難:12 槓桿解決各種人生困境
理財唯一參考書
窮爸爸富爸爸
2020 最愛類型:工具書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2. 投資
大概在我們的這個年紀,大部分的人漸漸會開始意識到「到底該如何養活自己?是不是該開始賺錢了呢?」,就是因為這麼一個問號出現在我的心裡頭,同時也經歷過好多事情,因為金錢的關係,就使我止步向前。在我小時候媽媽常常對我重複說著這麼一句話,「有錢,不能使你萬能,但是,沒錢,使你萬萬不能。」, 錢,可以只是一張紙,也可以是你的一切,投資是獲得自由的一種途徑。
我的行動/Actions:
我個人只有投資兩大類:
第一類 是 教育
我還深深的記得我師父對我說過的一句話:「教育是脫離貧困最簡單的方法。」,在今年,這應該也是我投資最多的項目,買了無數本的書籍、德文課程、線上轉圈技巧😝😅(來自男神授課一定買起來!),這是我認為最值得你去執行以及無可被取代的投資。
第二類 是股票
這邊推薦一位老師,他叫做 施昇輝 ,我個人非常崇尚的一種生活理念就是『極簡主義』,這位老師對於投資的理念也是如此,他認爲投資不應該成為你的負擔,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但有什麼方法能讓你,穩妥的規劃你的財富呢,我從這位老師身上學到了。
這邊貼上他的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wherewillispeak
小叮嚀🔥:投資的方式百百種,投資一定有風險,我覺得在執行這項習慣時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 自我懷疑,「無知不恐怖,最恐怖的是你一知半解。」,若你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投資這些項目,反倒被過多的資訊淹沒,很容易讓你彌事在這片汪洋中。設定好想要的目標以及目的,不管聽到什麼或發生什麼,才能保持你的理性跟金錢。
3. 冥想
高中時期,我第一次接觸了冥想,但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是一件極難理解、執行以及不情願做的事情,我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是,但直到最近才意識到冥想可以為我的人生帶來多麼巨大的影響,例如:心理, 身理, 精神。
一說到冥想你會想到什麼?宗教、修行?
我今天想要分享的單純是,冥想這項行為,為什麼我們需要靜心,大部分的人都能夠察覺到在運動時為身體帶來的改變,我們獲得更強壯的肌肉,我們能感覺到,在日常中,如爬樓梯時,如果有規律運動,能夠感到輕鬆許多。
但當我們說起大腦與情緒時,這個關係就不是這麼的清楚。
人的一天,都在不斷的使用我們的腦袋與心思,冥想,就是讓我們的腦袋得已休息片刻,釋放壓力與情緒, 冥想本身並不能為你帶來什麼,但能夠給予你平靜面對一切事物的力量,慢慢的能夠開始覺察到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避免做出使自己後悔的事情。
我的行動/Actions:
尤其針對想要開始冥想練習卻又不知曾何開始的朋友,我要推薦一部 Netflix 原創的 影集 : 冥想正念指南 Headspace guide to Meditation
先試試每天 1 分鐘,這邊推薦你一個比較容易執行的方法,告訴自己吃早餐前給自己 1 分鐘的時間或者你可以把吃早餐換成任何一個你每日絕對會完成的事,藉由新習慣綑綁舊習慣的方式,從小的地方累積起來,然後下一個習慣將要告訴你該如何養成這些習慣。
片中介紹了什麼是靜心、科學實證靜心對我們的益處、引導我們如何進行練習、以及數種針對不同情況使用的技巧。
4. 定義自我
這個其實不算是一項實質上的習慣,但是這是每當我想要執行某些計畫或是行動時,若猶豫不決,我就會為自己提出以下 3 個 問題:
What are you doing?
Why are you doing it?
Who Are You ?
你也許會因為受到些刺激而開始一個行為,但要維持下去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妳自己相信自己是這樣的一個人。誰都可以說服自己去上健身房跟選擇健康飲食一、兩次,但不改變背後驅使你去行動的理念,就很難長時間的維持。
「習慣的精髓並非擁有,而是成為。」 - 原子習慣 James Clear
我的行動/Actions:
這邊有一個練習公式可以給大家參考看看,嘗試著把想要實現的目標與得到的結果,來換句話說
公式:目標不是_____,而是成為_____的人
用先前的習慣來舉例:
目標不是持續著運動 ,而是成為運動的人
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
目標不是存到第一桶金,而是成為會理財的人
目標不是每天靜坐10分鐘,而是成為冥想的人
5. 成為不吃肉的人
高中時,有位老師曾播放過一段影片(影片連結在下方),影片中的開頭,反問了觀眾一連串的問句:「你曾經想過為什麼你會吃雞翅而不是天鵝翅?你曾經想過為什麼你會吃牛肉堡而不是老鼠堡? 有想過為什麼你會喝牛奶而不是豬奶? 你曾經想過為什麼你們從來沒有想過嗎?」,這一句句如鐵拳般地,在我心底深處狠狠地烙下,對誒, 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想過?過了4年,我再次看了一次這段影片,我行動了。
今年是我轉為蔬食飲食的第一年,從一開始為了道德因素不攝取動物產品,這一年中學習了很多關於蔬食飲食的研究,研究證實可以有效的預防慢行疾病跟減緩身體發炎症狀,也因為本身身為一名舞者,最在意的就是,轉換飲食模式是否會影響到我的運動表現,但我完全沒有這樣子的感受,身理上以及心理上我個人的感受是非常舒服的。
我的行動/Actions:
高中時,所看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3D49rjffEo 小叮嚀🔥 : 有些許片段過於殘忍請斟酌觀賞🙈
關於運動表現這個問題,有部紀錄片,完整的回答了這些問題,這部紀錄片,推薦給所有熱愛運動,想讓自己運動表現各上一層樓的熱血運動朋友們:The Game Changers 茹素的力量
以上就是,影響了我20歲的5個習慣,我也相信,在接下來的人生旅途上,我會繼續擁抱這些習慣,希望你們也能從中找到對你們的幫助,如果還喜歡這一篇的內容,請分享給你所~有~的~親朋好友,也歡迎跟我說說你們的回饋呦!『改變始於覺察,始於向自我提問的當下。』,讓我們一起為成為更好的自己前進吧!🙂